当前位置: 首页 > 新闻中心 > 南昌地铁 >

“千里赣江第一隧” 盾构顺利穿过江底断层带—

时间:2013-07-10 作者:南昌轨道交通集团 点击:

【千里赣江第一隧盾构施工现场】

    7月10日凌晨,“千里赣江第一隧”秋水广场站至中山西路站上行线的过江盾构在掘进996米后,安全通过整条线路风险系数较高的断层带,成功突破了江底盾构作业的三大难题,为一号线按照时间节点顺利通车奠定了坚实基础,也为今后规划中的三条过江隧道建设积累了宝贵的施工经验。
    过江盾构区间是轨道交通1号线施工过程中较为复杂的区间,而断层破碎带是该区间最复杂的。“法马通”需穿越较小的次级断裂层,断层与线路走向近乎垂直,宽度约30米,两侧影响带各20米左右,该断层具有岩层破碎、块度大,与赣江水系连通,水流丰富,水压高、岩层变化大、地质松散的特点。盾构隧道在通过时将要面临渗水被淹、盾构机卡壳、掌子面坍塌等灾害性事故。
    为确保安全顺利通过断层带,有效解决存在的风险,集团多次邀请全国轨道交通建设专家集体“会诊”,分别针对三大风险提出了具体的操作方式。针对渗水被淹的风险,过程中加强对管块拼装质量的控制,确保每一环管片达到要求。针对盾构机被卡的风险,根据地质勘察报告,准确预判断层的位置,提前20环做好过断层的应对措施,在掘进过程中尽可能采用“小推力、快速度、小扭矩”的泥水平衡模式掘进,严格控制盾构纠偏量,减少盾构施工对地层的扰动,最大程度减小对断层地带的影响。针对掌子面坍塌的风险,在通过之前,认真检查盾构机及各配套系统。根据地质勘测资料及地下水位监测结果,按照水土分算的方式,沿线路方向每环计算一次泥水压力理论值,工程技术人员24小时值班监测泥浆参数,及时更换、补充新鲜泥浆。同时,加强应急管理,针对此次盾构机穿越断层,集团成立了专门的应急管理小组,制定了详细可靠的应急方案,并在穿越之前组织了演练,为应对一切风险作好了各项准备。 

(责任编辑:南昌轨道交通集团 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