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> 新闻中心 > 南昌地铁 >

江西40多万卷档案:助推时代前行 关联百姓冷暖

时间:2015-11-24 作者:admin 点击:
推开省档案馆档案库的一扇扇厚重的大门,手抚档案架上那一卷卷透着岁月烟尘的档案,我们触摸的不只仅是赣鄱大地历史的风起云涌、沧桑剧变,更有普通百姓的柴米油盐、市井冷暖

  推开省档案馆档案库的一扇扇厚重的大门,手抚档案架上那一卷卷透着岁月烟尘的档案,我们触摸的不只仅是赣鄱大地历史的风起云涌、沧桑剧变,更有普通百姓的柴米油盐、市井冷暖。

  走过50年春华秋实,省档案馆奉献给江西的,不只仅是40多万卷档案,更是一座丰厚的史料宝库,透过这宝库,大到国度战略、省委省政府中心任务,小到老百姓的养老、医疗,都能找到历史的凭证。

  严重政策出台前先查档案

  10月28日,中山路上,老南昌的地标性修建之一——八一商场已化身为了地铁建立工地。机声隆隆中,南昌正向地铁时代迈着坚实的步伐。

  透过旧事媒体,我们将铭刻,7月22日,八一商场被成功爆破,俯身为地铁建立作出了奉献。而透过省档案馆的档案应用处查阅记载,我们也不该忘却,正是省档案馆提供了《关于八一商场改建任务扩初设计的批复》及楼层立体图等有关档案资料,使得八一商场的征收迁建任务可以疾速推进,为地铁建立博得了珍贵工夫。

  据引见,自南昌地铁开建以来,由于沿线许多修建年代长远,当年的建立文件已荡然无存,势必给征收迁建任务带来权属、面积等纠纷,省档案馆及时跟进,为八一商场、省采茶剧团等多个地铁建立沿线单位提供原始基建档案合计36卷。

  严重政策出台前先查档案已成了许多部门的任务规律。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制定之初,相关部门赴省档案馆查阅湖区历史材料。支持赣南等原地方苏区复兴开展规划上升为国度战略之前,省档案馆迎来了查阅顶峰,来自赣州、吉安、抚州、萍乡等设区市的100余人前来查询苏区县档案,调阅案卷合计423卷,复印档案1511页。省政府要出台一个知青政策,有关部门任务人员在省档案馆一“泡”就是一个多星期。

  一片故纸成为化解社会矛盾的钥匙

  10月26日,在省档案馆的一间库房里,任务人员正埋头整理着一卷卷档案。这批共7447卷、9989件档案是省物资集团公司、省冶金集团公司等5家省属改制企业移交过去的。

  早在这些企业改制之初,省档案馆的任务人员便自动上门对接,指点企业保管好档案并做好接纳任务。省档案馆应用处处长方丽萍说,别小看了这些档案,它们未来可要发扬大作用。比方触及今后政策的落实成绩,假如没有档案的支撑,便能够激化成社会矛盾,影响社会调和。

  这是有过生动案例的。去年,永修县某水库旁400多村民向政府请求“落实”库区移民政策,而有关部门却以为他们不属于享用政策之列。由于年代长远,县乡村三级的相关材料均已失散,单方谁也压服不了谁,矛盾就此发酵。最初,是省档案馆提供了原始的搬迁移民名录,才最终化解了矛盾。

  随着民生政策掩盖面越来越广,许多可以享用政策却又因企业改制、任务调动等缘由找不到档案资料的人,最初在档案馆的故纸堆中找到属于本人的幸福。省民政厅有关人士坦言,正是扎实的档案任务化解了许多社会矛盾的隐忧,增进了调和。

  正是有鉴于这样的成功理论与看法,省档案馆不时扩展着本人效劳民生的范围:接纳了涉外收养档案8666卷;为全省1300万低保参保对象树立规划档案。一大批族谱、村志、房产证、户籍、林权和信访等原始资料被请进了档案馆。

  360多万条文件目录已全部数字化

  10月26日半夜1时许,省档案馆的查阅室里,仍然灯火透明,10多位市民在电脑上检索着本人想要的档案目录,然后再提交给档案馆任务人员,由他们到库房里去调阅。自从搬迁到红谷滩新址之后,四年多来,省档案馆任务人员保持了半夜休息工夫,“查档案不是一时片刻的事,查阅者往往需求呆一整天,而半夜不休息能进步他们的效率”。

  比半夜不休更为繁重的任务是档案的数字化。查阅者足不出户,点开江西省档案信息网,就能在线查阅到9万多条开放档案和2万多条现行文件目录;假如还需求更详尽的档案,在省档案馆查阅室的电脑上,360多万条文件级目录可供检索,顺着它们能找到全部馆藏档案的任何一个文件。

  这两项任务的面前,是档案任务已日益融入老百姓的生活之中。档案部门早已辞别了以前门可罗雀的清冷,近几年省档案馆接待查档者数万人次,经过档案处理民生成绩数千起。

  省档案馆馆长汪晓勇说,档案的功用,不只仅是收藏历史,理解历史,更要用历史效劳如今,用历史效劳百姓。

  本报记者刘勇

(责任编辑:admin )